因为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存在着区别,
所以其温度值规定也是不相同的,自然就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的电解液比重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了。只能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,温度来判断
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一般是1.24~~~1.28g/cm3,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择不同的相对密度。如寒冷地区应使用相对密度较高的电解液;同一地区使用的蓄电池,冬季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应较夏季高0. 02~0. 04。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可用吸式密度计或光学检测仪器检测。用吸式密度计检测电解液相对密度的检测方法是:先用拇指适当压下橡皮囊后再将密度计的橡皮吸管插入电解液中,然后缓慢放松拇指,使电解液吸入玻璃管中.吸入玻璃管中电解液的多少以使浮子浮起为准。此时液面与浮子相交的刻度即为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值。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时.必须同时测量电解液的温度,以便将不同温度时测碍的相对密度值换算成标准温度(25℃)。
在可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,当左边的浓度高时,反应易于向右边进行。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是可逆的。使用中的蓄电池,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数量已确定,使用者唯一能掌握的也只有电解液的密度。如果进入活性物质的硫酸不足,蓄电池的电动势和电压就会降低,因此蓄电池不能继续放电。放电时,电解液均匀化速度和活性物质附近的电解液的密度之差有关。浓差数越大,电解液的混合均匀化速度就越快,极板深处就有越多的活性物质参与电化反应,故蓄电池的容量越大。但在充电比密度越高越困难:需要的充电电压越高,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转换率也越低。
对小型便携式蓄电池,追求的指标主要是重量轻、容量大、结构紧凑,所以电液密度常常取1.3g/cm3。固定型蓄电池追求的指标主要是寿命长,易于充电,所以蓄电池密度常取1.215g/cm3,此密度电阻率最低。汽车蓄电池为保障低温时的工作性能,选取冰点最低的电液,这时对应的密度是d25=1.28g/cm3。密度的最佳量值,以使用条件和使用者追求的目标而定,不必以说明书为准。例如,在气候温暖的南方,将汽车蓄电池的电液密度降低一些,既不影响启动,又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。
通过上文中的介绍,大家不难看出不,温度情况不同,蓄电池电解液比重会发生变化。冬季负27摄氏度,电解液比重应为1.27;15摄氏度时,比重也相应的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着。